活性炭本身就是經(jīng)過活化處理的有機原料,即將有機原料(果殼、煤、木材等)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,以減少非碳成分(此過程稱為炭化),然后與氣體反應,表面被侵蝕,產(chǎn)生微孔發(fā)達的結構 (此過程稱為活化)。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,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 ,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(shù)細小孔隙。
可見
活性炭在出廠前是經(jīng)過活化的,那么,我們購買后使用前需不需要進行再次活化呢?
這需要分情況而定,活性炭由于生產(chǎn)環(huán)境、包裝、運輸、儲存條件的影響,會吸收水分和空氣使其吸附力下降,若使用前未經(jīng)過活化處理,會影響活性炭吸附熱源和雜質(zhì)的能力,影響制劑質(zhì)量。所以使用前應根據(jù)具體情況,進行必要的預處理,可大大提高活性炭的除熱原能力,實驗表明,活化后的活性炭除熱原作用明顯優(yōu)于未活化活性炭。
需要預處理的情況有:
1、因包裝密封不好,吸收水分和空氣會使活性炭吸附能力下降,可于120℃烘熾。當然,也有人是通過用前煮沸以脫氣的。
2、對氯化物、硫酸鹽有限量要求的注射劑,所用活性炭好在適量的新鮮注射用水中煮沸15分鐘,放冷、濾干后烘干再用。
3、偏堿性或對鐵鹽不穩(wěn)定的注射劑,在使用活性炭時,好用酸、堿處理。具體的方法是:取活性炭1份,加5%氫氧化鈉4份,煮沸30分鐘,濾干,用注射用水抽洗至中性,再依次用5%鹽酸4份及注射用水4份煮沸30分鐘,濾干并用注射用水反復沖洗至無氯離子,烘干即可。
綜上所述,我們在購買活性炭后,并不是可以直接就使用的,要根據(jù)自身的情況,對活性炭進行預活化處理。